泡茶有兩個來源,一是源于唐代“痷茶”的壺泡法,一是源于宋代點(diǎn)茶的“撮泡法”。
陸羽《茶經(jīng)·六之飲》記:“貯于瓶缶之中,以湯沃焉,謂之痷茶。”納茶于瓶或缶中,以沸水(湯)淹泡(沃),有如后來的泡茶。陸羽倡導(dǎo)煎茶,故對這種“痷茶”持反對態(tài)度。用瓶、缶泡茶時斟茶不便,于是改用有柄有流的壺來泡茶,斟茶也方便,從而形成壺泡法。
在點(diǎn)茶法中,略去調(diào)膏、擊拂,便是末茶的沸水沖泡。再將末茶改為散茶,就形成了杯盞“撮泡”法。撮泡肇始于南宋,在南宋畫家劉松年《茗園賭市圖》中,人物便是左手持盞,右手拿湯瓶,直接在盞中注湯泡茶。
明代田藝蘅《煮泉小品》“宜茶”條記:“芽茶以火作者為次,生曬者為上,亦更近自然……生曬茶瀹之甌中,則槍旗舒暢,清翠鮮明,方為可愛。”以芽茶在茶甌中沖泡,芽葉舒展,清翠鮮明。這是散茶在甌盞中沖泡的最早記錄,時在明朝中期。田藝蘅為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杯盞泡茶可能是浙江杭州一帶人的發(fā)明。杭州人陳師《茶考》亦記:“杭俗烹茶,用細(xì)茗置茶甌,以沸湯點(diǎn)之,名為撮泡。北客多曬之,予亦不滿。”這種用細(xì)茗置茶甌以沸水沖泡的方法稱“撮泡”,亦即撮茶入甌而泡,是杭州的習(xí)俗。
壺泡法起始于什么時代?從唐寅《事茗圖》等明代繪畫可知,壺泡法應(yīng)形成在明代嘉靖以前。因壺泡法的興起與宜興紫砂壺的興起同步,壺泡法則恐是蘇吳一帶人的發(fā)明。
明代后期,張?jiān)粗恫桎洝?,許次紓著《茶疏》,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(chǔ)。同時或稍后,羅廩撰《茶解》,黃龍德撰《茶說》,馮可賓撰《岕茶箋》,進(jìn)一步補(bǔ)充、發(fā)展、完善了泡茶道。
(一)泡茶道茶藝
據(jù)張?jiān)础恫桎洝泛驮S次紓《茶疏》,茶藝程序有備器、擇水、取火、候湯、浴壺、泡茶(投茶、注湯)、酌茶、品茶等程序。
備器:主要器具有茶爐、湯壺(茶銚)、茶壺、茶盞(杯)等。
擇水: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明代,田藝衡撰《煮泉小品》,徐獻(xiàn)忠撰《水品》,龍膺撰《蒙史》,專書論水。明清茶書中,也多有擇水、貯水、品泉、養(yǎng)水的內(nèi)容。
“茶者水之神,水者茶之體。非真水莫顯其神,非精茶闔窺其體。山頂泉清而輕,山下泉清而重,石中泉清而甘,砂中泉清而冽,土中泉淡而白。流于黃石為佳,瀉出青石無同。流動者愈于安靜,負(fù)陰者勝于向陽。真源無味,真水無香。”(《茶錄·品泉》)。“飲茶,惟貴茶鮮水靈。茶失其鮮,水失其靈,則與溝渠水何異?”(《茶錄·貯水》)“清茗蘊(yùn)香,借水而發(fā),無水不可與論茶也。”(《茶疏·擇水》)
取火:“烹茶要旨,火候?yàn)橄取t火通紅,茶瓢始上。扇起要輕疾,待有聲稍稍重疾,新文武之候也。過于文則水性柔,柔則水為茶降;過于武則火性烈,烈則茶為水制。皆不足于中和,非茶家要旨也。”(《茶錄·火候》)“火必以堅(jiān)木炭為上。然木性未盡,尚有余煙。煙氣入湯,湯必?zé)o用。故先燒令紅,去其煙焰,兼取性力猛熾,水乃易沸。既紅之后,乃授水器,仍急扇之,愈速愈妙,毋令停手。停過之后,寧棄而再煮。”(《茶疏·火候》)
候湯:“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。一曰形辨,二曰聲辨,三曰氣辨。形為內(nèi)辨,聲為外辨,氣為捷辨。”三大辨又各有五小辨。形辨“如蝦眼、蟹眼、魚眼、連珠皆為萌湯,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、水氣全消方是純熟。”聲辨“如初聲、轉(zhuǎn)聲、振聲、驟聲皆為萌湯,直至無聲方是純熟。”氣辨“如氣浮一縷、二縷、三四縷,及縷亂不分、氤氳亂繞,皆為萌湯,直至氣直沖貫,方為純熟。”(《茶錄·湯辨》)“今時制茶,不假羅磨,全具元體,此湯須純熟,元神始發(fā)。故曰湯須五沸,茶奏三奇。”(《茶錄·湯用老嫩》)
“水一入銚,便須急煮。候有松聲,即去蓋,以消息其老嫩。蟹眼之后,水有微濤,是為當(dāng)時;大濤鼎沸,旋至無聲,是為過時;過則湯老而香散,決不堪用。”(《茶疏·湯候》)認(rèn)為泡茶以魚眼湯為恰好,大濤鼎沸至無聲為過時的老湯不堪用。
唐宋煎茶、點(diǎn)茶用的是末茶、粉茶,故湯用嫩不用老,明人用散茶在甌壺瀹泡,故水用老不用嫩。
浴壺:“探湯純熟,便取起。先注少許壺中,祛蕩冷氣,傾出。”(《茶錄·泡法》)
投茶:投茶量視壺的容量大小斟酌而行,不可偏多或偏少而失中正。“茶多寡宜酌,不可過中失正。茶重則味苦香沉,水勝則色清氣寡。”(《茶錄·泡法》)“茶注宜小,不宜甚大。小則香氣氤氳,大則易散漫。大約及半升,是為適可。獨(dú)自斟酌,愈小愈佳。容水半升者,量茶五分,其余以是增減。”(《茶疏·秤量》)“投茶有序,毋失其宜。先湯后茶,曰下投;湯半下茶,復(fù)以湯滿,曰中投;先后湯后茶,曰上投。”(《茶錄·投茶》)不同季節(jié),采取不同的投法。春秋季中投,夏季上投,冬季下投。
注湯:“先握茶手中,侍湯既入壺,隨手投茶,以蓋復(fù)定。三呼吸時,次滿傾盂內(nèi),重投壺內(nèi),用以動蕩香韻,兼色不沉滯。更三呼吸傾,以定其浮薄。然后瀉以供客。則乳嫩清滑,馥郁鼻端。”(《茶疏·烹點(diǎn)》)
茶壺連續(xù)泡過兩次之后要用冷水蕩滌,使其涼潔,然后繼續(xù)泡茶,“兩壺后,又用冷水蕩滌,使壺涼潔。不則減茶香矣。罐熟則茶神不健,壺清則水性常靈。”(《茶錄·泡法》)
酌茶:“一壺之茶,只堪再巡。初巡鮮美,再則甘醇,三則意欲盡矣。”(《茶疏·飲啜》)一壺之茶,一般只能分釃二三次。分驪不宜早,早了茶的色、香、味還未蘊(yùn)育好。飲用時不宜遲,遲則茶的香氣揮發(fā)。“釃不宜早,飲不宜遲。早則茶神未發(fā),遲則妙馥先消。”(《茶錄·泡法》)
品茶:杯、盞以雪白為上,“盞以雪白者為上,藍(lán)白者不損茶色,次之。”(《茶錄·泡法》)“純白為佳,兼貴于小。”(《茶疏·甌注》)“飲茶以客少為貴,客眾則喧,喧則雅趣乏矣。獨(dú)啜曰神,二客曰勝,三四曰趣,五六曰泛,七八曰施”(《茶錄·飲茶》)茶須靜品。“茶有真香,有蘭香,有清香,有純香。表里如一曰純香,不生不熟曰清香,火候均停曰蘭香,雨前神具曰真香。更有含香、漏香、浮香、問香,此皆不正之氣。”(《茶錄·香》)“茶以青翠為勝,濤以藍(lán)白為佳。黃黑紅昏,俱不入品。雪濤為上,翠濤為中,黃濤為下。”(《茶錄·香》)“味以甘潤為上,苦澀為下。”(《茶錄·香》)“茶自有真香,有真色,有真味。一經(jīng)點(diǎn)染,便失其真。如水中著咸,茶中著料,碗中著果,皆失真也。”(《茶錄·點(diǎn)染失真》)
(二)茶禮
中國茶道注重自然,不拘禮法,茶書對此多有省略。
(三)茶境
陸樹聲《茶寮記》“煎茶七類”之“茶候”條有“涼臺靜室、曲幾明窗、僧寮道院、松風(fēng)竹月”等。徐渭《徐文長秘集》又有“品茶宜精舍、宜云林、宜寒宵兀坐、宜松風(fēng)下、宜花鳥間、宜清流白云、宜綠鮮蒼苔、宜素手汲泉、宜紅裝掃雪、宜船頭吹火、宜竹里瓢煙。”許次紓《茶疏》“飲時”條有“明窗凈幾、風(fēng)日晴和、輕陰微雨、小橋畫舫、茂林修竹、課花責(zé)鳥、荷亭避暑、小院焚香、清幽寺院、名泉怪石”等二十四宜。黃龍德《茶說·九之飲》有“若明窗凈幾,花噴柳舒,飲于春也。涼亭水閣,松風(fēng)蘿月,飲于夏也。金風(fēng)玉露,蕉畔桐陰,飲于秋也。暖閣紅壚,梅開雪積,飲于冬也。僧房道院,飲何清也,山林泉石,飲何幽也。焚香鼓琴,飲何雅也。試水斗茗,飲何雄也。夢回卷把,飲何美也。古鼎金甌,飲之富貴者也。瓷瓶窯盞,飲之清高者也。”
明清茶人對品茗環(huán)境尤其講究,設(shè)計(jì)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──茶寮,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。茶寮的發(fā)明、設(shè)計(jì),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(xiàn)。
“小齋之外,別置茶寮。高燥明爽,勿令閉寒。壁邊列置兩爐,爐以小雪洞覆之,止開一面,用省灰塵脫散。寮前置一幾,以頓茶注、茶盂,為臨時供具。別置一幾,以頓他器。旁列一架,巾[巾兌]懸之。”(《茶疏·茶所》)
屠隆《茶箋》“茶寮”記:“構(gòu)一斗室,相傍書齋,內(nèi)設(shè)茶具,教一童子專主茶設(shè),以供長日清談,寒宵兀坐。幽人首務(wù),不可少廢者。”
茶寮的形制可見文征明《品茶圖》和唐寅《事茗圖》,是在書齋旁的獨(dú)立建筑物。
(四)茶修
明代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。“茶通仙靈,久服能令升舉。”(羅廩《茶解》)長久飲茶可以羽化飛升。“茶之為飲,最宜精形修德之人。”(屠隆《茶箋》)周子夫序喻政《茶書全集》曰:“喻正之不甚嗜茶,而淡遠(yuǎn)清真,雅合茶理。”淡、遠(yuǎn)、清、真乃為茶之精神。
泡茶道醞釀于元代至明代前期,正式形成于明代中期,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,綿延至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