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樺
學名:betulaplatyphyllasuk.
科屬:樺木科樺木屬
分布:產(chǎn)于東北大、小興安嶺、長白山及華北高山地區(qū);垂直分布東北在海拔1000m以下,華北為1300-2700m。蘇聯(lián)西伯利亞東部、朝鮮及日本北部亦有分布。形態(tài)特征:落葉喬木,高達25m,胸徑50cm;樹冠卵圓形,樹皮白色,紙狀分層剝離,皮孔黃色。小枝細,紅褐色,無毛,外被白色蠟層。葉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,先端漸尖,基部廣楔形,緣有不規(guī)則重鋸齒,側脈5-8對,背面疏生油腺點,無毛或脈腋有毛。果序單生,下垂,圓柱形。堅果小而扁,兩側具寬翅?;ㄆ?-6月;8-10月果熟。
觀賞特性和園林用途:白樺枝葉扶疏,姿態(tài)優(yōu)美,尤其是樹干修直,潔白雅致,十分引人注目。孤植、叢植于庭園、公園之草坪、池畔、湖濱或列植于道旁均頗美觀。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,可組成美麗的風景林。
其他用途:因其木材致密,可制木器。
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,是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播種繁殖
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,種子選得好不好,直接關系到播種能否成功。
1、最好是選用當年采收的種子。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,其發(fā)芽率越低。
2、選用籽粒飽滿、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。
3、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。
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,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,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(zhì)進行消毒。
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℃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,然后再用溫熱水催芽12~24小時。
對播種用的基質(zhì)進行消毒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,什么病蟲都能燙死。
催芽用溫熱水(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)把種子浸泡12~24個小時,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。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(fā)芽的種子,這項工作可以不做。
播種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,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,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(zhì)的表面上,覆蓋基質(zhì)1公分厚,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,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/2~2/3,讓水慢慢地浸上來(這個方法稱為“盆浸法”);
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,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(zhì)中,按3×5公分的間距點播。播后覆蓋基質(zhì),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~3倍。播后可用噴霧器、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(zhì)質(zhì)淋濕,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,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,以免把種子沖起來;
播種后的管理在深秋、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后,遇到寒潮低溫時,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,以利保溫保濕;
幼苗出土后,要及時把薄膜揭開,并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,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;
大多數(shù)的種子出齊后,需要適當?shù)亻g苗:把有病的、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;
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。
扦插
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,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。
扦插基質(zhì)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(yǎng)土或河砂、泥碳土等材料。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(zhì),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(jīng)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(zhì);用中粗河砂也行,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。海砂及鹽堿地區(qū)的河砂不要使用,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。
扦插枝條的選擇
進行嫩枝扦插時,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,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。把枝條剪下后,選取壯實的部位,剪成5~15公分長的一段,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(jié)。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(jié)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,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(jié)下方大約為0.5公分處斜剪,上下剪口都要平整(刀要鋒利)。
進行硬枝扦插時,在早春氣溫回升后,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。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~4個節(jié),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。
扦插后的管理
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℃~30℃,低于20℃,插穗生根困難、緩慢;高于30℃,插穗的上、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,并且溫度越高,腐爛的比例越大。扦插后遇到低溫時,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;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,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,要遮去陽光的50~80%,同時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(shù)也較多,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,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
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~85%。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,在插穗未生根之前,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質(zhì)。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(nèi)的水分平衡的,因此,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(fā):在有遮蔭的條件下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(shù)越多,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(shù)則少或不噴。但過度地噴霧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,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。
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因為插穗還要繼續(xù)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(yǎng)分和生根的物質(zhì)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。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(nèi)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于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,待根系長出后,再逐步移去遮光網(wǎng):晴天時每天下午4:00除下遮光網(wǎng),第二天上午9:00前蓋上遮光網(wǎng)。
壓條繁殖
選取健壯的枝條,從頂梢以下大約15~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,剝后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,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。剪取一塊長10~20公分、寬5~8公分的薄膜,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,象裹傷口一樣把環(huán)剝的部位包扎起來,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,中間鼓起。約四到六周后生根。生根后,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,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。
移栽
小苗移栽時,先挖好種植穴,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(基肥),厚度約為4~6公分,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,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,避免燒根。
放入苗木后,回填土壤,把根系覆蓋住,并用腳把土壤踩實,澆一次透水。
濕度管理
喜歡略微濕潤至干爽的氣候環(huán)境。
溫度管理
耐寒。夏季高溫期,不能忍受悶熱,否則會進入半休眠狀態(tài),生長受到阻礙。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~30℃。
光照管理
喜歡半蔭環(huán)境,在陽光強烈、悶熱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不良。
肥水管理
對于地栽的植株,春夏兩季根據(jù)干旱情況,施用2~4次肥水:先在根頸部以外30~100公分開一圈小溝(植株越大,則離根頸部越遠),溝寬、深都為20公分。溝內(nèi)撒進25~50斤有機肥,或者1~5兩顆粒復合肥(化肥),然后澆上透水。
入冬以后開春以前,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,但不用澆水。
修剪
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,要把瘦弱、病蟲、枯死、過密等枝條剪掉。